标题名称

走进航天科工

航天科工集团简介

组织机构

中国航天科工成就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发展战略

航天科工大事记

航天科工集团简介

图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标志

“CASIC”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缩写,红色字母“A”变化为地球轨道的形象,既体现航天的行业特征,又寓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全体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红色寓意国家、奉献、人文感;蓝色代表科技、未来、时空感。

集团公司标志的背景部分为航天工业原有标志。

集团公司标志延续历史,放眼未来,寓意中国航天继往开来,走向世界。

图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外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1981年9月第八机械工业部并入)、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2001年7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科工现由总部、6个研究院、1个科研生产基地、13个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构成。控股7家上市公司。境内共有600余户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现有职工14万人,拥有包括8名两院院士、200余名国家级科技英才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且素质高、年纪轻的科技人员已成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主体。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以及专业门类配套齐全的科研生产体系。

航天科工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从事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航天科工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航天防务技术,经过多年励精图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导弹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专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为部队提供了几十种性能先进的导弹武器装备,创造了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第一”,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并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等国家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航天科工着眼于“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凭借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入实施“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航天防务产业民用产业同步升级”的战略举措,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自主研制的防伪税控系统、奥运安保科技系统、南水北调仿真系统、应急救援与保障装备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新传统导弹技术发展理念,成功开发“天网一号”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与拦截系统、高空灭火装置等“民用导弹”。服务国家经济安全,努力打造“金税、金卡、金盾”三大系统,并成功实现了从“大型活动安保”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系统工程的纵深拓展。重型特种车、电力装备等重点项目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部分装备远销海外。在抗击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在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航天科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彰显了强大的航天高科技实力和中央企业“顶梁柱”作用。

近年来,航天科工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持续保持了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连续8个年度在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位列A级,连续两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奖”,连续三个任期获得“科技创新企业奖”;荣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自主品牌价值评价”中获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60年深厚文化积淀的航天科工,将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实施“1+2+3+4+5+N”转型升级发展思路及战略措施,持续提升航天科工的战略地位、科技含量、绩效水平和职工收入,努力在我国航天事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好主力军、生力军作用,在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智慧国家建设中发挥好突击队、先锋队作用,朝着早日建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跨国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航天科工大厦

邮编: 100048

电话: (010)68373522 68373622

传真: (010)68383626

网址: www.casic.com.cn

E-mail: bgt@casic.com.cn

组织机构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探月“嫦娥工程”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时各国发射卫星的时间先后排列,中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卫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0天后,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它的工作寿命。但是,卫星的轨道寿命没有结束,根据轨道计算,大约能在太空运行数百年。

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积极倡议中国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195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根据这一战略考虑,中国科学院把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第一次重点任务,揭开了中国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困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踏上了征服太空之路。当时受到“大跃进”影响,曾提出过研制高能推进剂运载火箭、发射重型卫星和要在1959年国庆节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送入太空的设想。但这种设想脱离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工业基础,因而缺乏实现的可能。

1959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传达邓小平同志指示:卫星1960-1961年不放,与国力不相称。据此,调整任务部署,提出“以探空火箭练兵、空间物理探测打基础、不断探索卫星发展方向,筹建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室,研究地面跟踪接收设备”的具体方针。通过贯彻这一方针,中国在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有效载荷技术、姿态控制技术、轨道设计和发射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以及人才的培养和训练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载著“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外壳表面由按温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二米多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东方红一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还以20兆赫的频率发射《东方红》音乐,该星采用银锌电池为电源。 “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期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反映着当时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能力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时代,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中国应该发展载人航天,并提交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报告,得毛泽东亲笔批示同意。

东方红一号卫星文化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的体现。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全国大协作,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和健全的航天科学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及质量保障和管理体系,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又红又专、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善于攻关、专业配套、老中青相结合的航天技术队伍: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钱骥、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孙家栋等“两弹一星”元勋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杰出贡献。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是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的收官之战。2010年9月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研制建设工作,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以空间实验室为起步和衔接,按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两个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60吨级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神舟号”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15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

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发射的第二艘实验飞船,它也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航天飞船。飞船于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了近七天,绕地球飞行了108圈。于北京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在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神舟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三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上除了没搭载航天员之外,其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飞船上搭载了一个模拟宇航员,该装置可以模拟人体代谢、模拟人生理信号、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2002年4月1日16时54分,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的着陆场。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样,返回舱内增加了两个座椅,坐着两个模拟航天员,飞船总长约7.4米,最大直径2.8米,总质量7794公斤,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00时40分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在环绕地球飞行108圈后,于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顺利返回内蒙古中部的着陆场。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9时00分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在历经115小时32分钟,环绕地球77圈后于2005年10月17日04时32分成功在内蒙古中部着陆。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出征太空,飞船运行期间,航天员翟志刚着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进行舱外活动,成功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飞船于2008年0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返回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返回地面。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组成飞行乘组,飞船于2012年6月18日14时左右与已在轨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后,三名航天员在地面指挥与支持下,完成组合体状态设置与检查,依次打开各舱段舱门,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组合体飞行期间,由目标飞行器负责飞行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3名航天员在飞船轨道舱内就餐,在天宫一号内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锻炼和休息,任务完成后,飞船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2013年0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飞船在轨15天,期间成功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并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至此,中国载人飞船十战十捷。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早在1994年,中国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

第二步为“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和月表的环境,进行月岩的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进行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2013年12月份已完成

第三步为“回”,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时间在2014至2020年之间。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卫星发射后,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嫦娥二号作为二期工程先导星,承担着为月面软着陆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并对后续预选着陆区实施精确探测的使命。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0月6日11:38“嫦娥二号”卫星490N发动机关机,完成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10月8日11点03分成功的完成了第二次近月制动。在近月点只有100公里,远月点1830多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嫦娥二号绕月球一圈就只需要3.5小时了。10月27日21时45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现变轨,由100×100公里的工作轨道进入100×15公里的虹湾成像轨道,“嫦娥二号”卫星上的CCD相机对月球虹湾区进行了拍照。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的局部影像图。该影像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是卫星距离月面大约18.7公里地方拍摄获取。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已经全部实现。这意味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进行了20个月的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后,于2011年06月09日下午4时50分05秒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飞向150万公里外的第2拉格朗日点进行深空探测,为以后进行火星等其他深空探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储备一些宝贵的信息材料。2013年1月5日23时46分,刚刚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突破1000万公里。2013年2月28日10时18分,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成功突破2000万公里,标志着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能力实现新的跃升。卫星状态良好,各项飞控事件执行正常。2013年7月14日1时许,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突破5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2013年11月26日,嫦娥二号卫星突破6100万公里。并在离地途中为2013年12月2日凌晨将要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验证了部分关键并详细勘察了落月区域。2013年12月16日,嫦娥二号已成为中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飞行到距离地球6500万公里深空,还在飞往更远的深空。

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6日17时53分,嫦娥三号进行了近月制动,在可变推力发动机点火361秒后,准确进入半径约为100公里的环月近圆轨道。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千米、远月点高度约100千米的椭圆轨道。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登陆月球后玉兔号随即开展为时3个月的巡视勘察。2014年1月15日20时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心组织下,“嫦娥三号”着陆器飞控工作从飞控大厅转移到长管机房,顺利转入长期管理模式,这也意味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已开启月宫新生

核心价值观 航天三大精神 企业精神 企业使命 工作作风 干部队伍建设目标

核心价值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释义:在企业追求自身发展和员工成长的进程中,认真履行中央企业“共和国长子”顶梁之责和军工企业“铸造国家安全基石”重任,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员工价值的实现,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释义: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

企业精神:求实、创新、协同、奉献

释义:以求实筑牢根基,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协同凝心聚力,以奉献升华灵魂。求实:立足实际、尊重科学、追求实绩、注重实效;创新:独立自主、精益求精、勇于攀登、追求卓越;协同:统筹兼顾、系统思考、团队作战、同心同德;奉献: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建功立业、精忠报国。

企业使命:科技强军、航天报国

释义:作为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军工企业,立足航天防务基业,牢记富国强军使命,用科技实力提升国昉现代化建设水平,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工作作风:严 慎 细 实

释义:严谨、严明、严肃、严格;慎重、慎行、慎言、慎独;细致、细心、细节、细微;实际、实效、实干、实绩。

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压不垮打不烂拒腐蚀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释义:压不垮:理想信念坚定;打不烂:综合素质一流;拒腐蚀:遵纪守法、政治素质高;想干事:精神面貌好;能干事:创新创业能力强;干成事:工作业绩优。

"1+2+3+4+5+N" “一主两翼三创新” “三挂钩”与转型升级

2013年8月19日〜20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战略管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这也是新一届党组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个谋划发展战略的会议。 会议提出了推动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总体设想,即:“1+2+3+4+5+N”——明确“1”个总体思路,开展“2”项基础管理工程,采取“3挂钩”措施,实施“4”个转型升级方案,推进“5”大战略重大项目和“N”重点项目的论证立项。

“1”个总体思路:“一主两翼三创新”。“一主”是以航天防务产业为主业,“两翼”指信息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三创新”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2”项基础管理工程:航天防务产业成本工程和民用产业价值工程;

“3挂钩”措施:工资总额增长与利润总额增长挂钩;投资与EVA挂钩;新建劳动关系人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挂钩;

“4”个转型升级方案:航天防务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方案与战略措施;民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方案与战略措施;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激发各类人才潜能的战略措施;集团公司保障监督体系方案;

“5”大战略重大项目和“N”重点项目:是涉及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用以巩固和提升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

“一主”是以航天防务产业为主业,“两翼”指信息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三创新”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创新”解读

在产业及产品技术创新方面,集团公司要做到“一主两翼”协调发展、共同提升,要在抓好现有任务的基础上,特别着重抓好重点型号、重点产品、重点技术的论证和立项工作,同时做好产业规划、产品研制、生产与市场营销工作。

在运行模式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高红卫指出,在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创新内部运行模式与外部商业模式,是在现实条件下解开许多“疙瘩”的一条出路。各单位可以用联合攻关、协同发展、利益共享等方式,在不伤筋动骨的“利益整合”中,围绕共同目标集智攻关,各得其所。此外,还要学习先进经验,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设计出自己的新型商业模式,获取创新红利。

在管理创新方面,要特别做好人的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而要想带出一支好的队伍,一要靠事业,二要给有才华的人搭更高的梯子、扩更大的平台,三要有目标驱动,四要有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措施,此外还要建立问责机制,做到责、权、利统一。

“三挂钩”:工资总额增长与利润总额增长挂钩;投资与EVA挂钩;新建劳动关系人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挂钩;

转型升级方案解读:

航天防务产业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是以拓展战略性新兴领域为主攻方向,以推动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实施为牵引,以促进航天防务装备更新换代为着力点,努力提升航天防务产品的体系化、实战化能力和性价比,力争到2020年前形成“攻防兼备、慑战并举、体系配套、实用有效”的航天防务装备体系,具备较强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30年全面形成以航天防务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科学合理、装备体系完善、产品谱系优化、核心竞争能力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绝对巩固的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

民用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着力点,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军民、产业、品牌、服务之间的融合,实现民用产业在产业结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经营机制、品牌价值等方面转型升级,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信息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重点产业及产品取得国家战略地位或行业领先地位,把集团公司打造成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突击队。

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激发各类人才潜能战略措施的总体思路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广、宽、精、通”,即覆盖面广、成长通道宽、岗位精、岗位上下和相互之间层级通,科学合理地进行员工成长通道设计,为员工建立清晰的成长脉络,设计可持续的职业生涯通道,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完善员工激励和人才成长机制,激发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

保障监督体系建设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预警防控亮黄牌红牌为警示平台,综合运用各种保障监督方法,构建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为基础,领导干部履职风险防控为重点,权力制约为核心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问责三道防线的闭环管理的保障监督体系,最终实现“防止违纪、杜绝违法”的目标,为干部履职安全、企业经营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纪律和制度保障。

航天科工大事记

·2010年5月,“航天安保”助力上海世博

·2010年10月,“嫦娥二号”圆满发射成功

·2009 年3月,“嫦娥一号”成功撞月

·2008年9月,“神舟七号”任务圆满成功

·2008年8月,航天科工“科技奥运”项目成功保障北京奥运会

·2008年5月,“奥运火 航天心”点亮世界第三极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家园

·2003年11月,“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国人

·2003年10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完成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

·1993年6月,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成立

·1988年4月,航空航天工业部成立

·1986年12月“航天传统精神”激励航天科技工作者

·1984年4月,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82年3月,航天工业部成立

·1982年10月,潜射导弹发射圆满成功

·1980年5月,洲际导弹—东风5号发射成功

·1971年9月,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中国首颗人造卫星成功研制并发射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发射试验成功进行

·1960年2月,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东风一号”—中国自行制造的首颗导弹发射成功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1956年2月,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footer